武汉翻译公司_专业翻译公司_武汉金佳言翻译有限公司[027-87900566]官网

行业新闻

非遗翻译的难点
中国非遗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,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走到国外,展示非遗技艺,传播中国文化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中国非遗项目受到世界的关注,昆曲、京剧、书法、皮影、珠算等项目先后被列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 而在中国非遗国际化的过程中,翻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。中国非遗项目在翻译的时候,常常出现一个项目多种译法的状况,如“缂丝”的英译就存在K’o-ssu、Kesi、Chinese silk tapestry、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等多种译法。对于非遗的翻译,不同的翻译者有着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方法。对于非遗项目的翻译,北京市西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赵伟表示,要让翻译者亲身去体验非遗项目,只有真正体验了非遗项目,了解了这些非遗项目的产生过程,才能翻译得尽可能接近。以太极拳为例,其中“架”、“阴阳”、“精气神”、“天人合一”、“行云流水”、“中正安舒”等词语,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“只可意会”的,很难讲清楚其中的确切含义,翻译自然更加困难。很多学者建议,对于某些非遗项目名称、文化专有项的翻译,一律采用音译法,毛猴直接译为Mao Hou,鬃人直接译为Zong Ren,这种做法看似方便,但实际上很难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,无法让外国人领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。
 
上一篇:瑞典学院终身院士埃斯普马克访问上海外国语大 下一篇:《最后的情人》获“美国2015年度最佳翻译图书奖

更多>>翻译组合